(2025年10月14日) 在2025年第41周(10月4日至10日),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環比下降6.8%,從上周的3132萬噸降至2920萬噸。出口下降主要受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和智利發貨量減少驅動。然而,印度、南非和秘魯的出口增長,為全球鐵礦石貿易提供部分支撐。
出口量的下降伴隨著主要航線干散貨海運運費的大幅暴跌。運費下跌的原因是需求疲軟、運力過剩以及租船情緒低迷。由此導致的運費疲軟進一步抑制了新的租船活動——尤其是太平洋地區——這給本已面臨中國謹慎采購和物流限制的出口商帶來了更多挑戰。
各國出口趨勢詳情
澳大利亞:出口環比下降7.2%
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量環比下降7.2%,至1741萬噸。盡管主要礦商力拓(627萬噸)、必和必拓(542萬噸)和FMG(402萬噸)生產穩定,但預訂勢頭放緩限制了出口活動。這部分是由于必和必拓與中國礦產資源集團(CMRG)之間持續的價格僵局,以及太平洋航運費率的持續疲軟。租船方對鎖定船運表現得不緊不慢,常常就更低的運費進行談判。
黑德蘭港以1077萬噸的發貨量領跑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其次是沃爾科特港(324萬噸)和丹皮爾港(303萬噸)。中國仍是澳大利亞的最大進口國,本周接收了1369萬噸鐵礦石。據報道,在價格爭議中,必和必拓已同意將其對華現貨鐵礦石貿易的30%以人民幣結算,該協議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生效。
巴西:出口環比下降10.1%
巴西鐵礦石出口量環比下降10.1%,至780萬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購買興趣減弱——本周僅進口414萬噸——以及大西洋盆地租船活動放緩。盡管主要港口(包括蓬塔達馬代拉港395萬噸、伊塔瓜伊港119萬噸和圖巴朗港148萬噸)的裝貨量保持穩定,出口仍出現下降。
雖然船只可用性略有改善,但缺乏遠期預訂且僅有零星租船活動,使得出口勢頭保持低迷。淡水河谷以415萬噸的出口量保持巴西最大出口商地位,但由于市場信號疲軟和需求不旺,其控制了額外的裝貨量。
加拿大:出口環比驟降28.9%
加拿大鐵礦石出口量環比驟降28.9%,至121萬噸。此前幾周因天氣積壓的船運得到處理,本周航運活動恢復正常。主要港口的裝載量有所緩解,其中七島港處理74萬噸,卡提爾港處理31萬噸,物流吞吐量普遍放緩。盡管運營條件穩定,但疲軟的運費市場和主要買家缺乏強勁的補庫興趣限制了新貨物的流動。
像IOC(49萬噸)、AMNS加拿大(31萬噸)和幾內亞及寧巴鐵礦(25萬噸)這樣的出口商報告稱,與9月下旬相比,船只周轉率較低。荷蘭是加拿大最大的進口國,進口47萬噸,其次是西班牙、日本和巴林,各進口17萬噸。
南非:出口環比激增25.1%
南非鐵礦石出口量環比激增25.1%,至123萬噸。物流條件的改善支撐了出口量的恢復,薩爾達尼亞灣以111萬噸的出口量領漲,這得益于更好的鐵路連通性和加強的船舶協調。相比之下,理查茲灣的活動仍然低迷,僅為12萬噸。
出口增長主要得到亞洲需求的支撐,韓國進口了38萬噸。然而,對中國的發貨量仍然緩慢,僅為17萬噸。盡管出現反彈,但市場參與者對復蘇的可持續性表示謹慎, citing 持續存在的基礎設施挑戰。
印度:出口環比飆升48.9%
印度鐵礦石出口強勁反彈,環比飆升48.9%,至83萬噸。主要港口(包括帕拉迪布港28萬噸、達姆拉港19萬噸和戈巴爾布爾港17萬噸)的裝貨量均有所增加。這一增長得益于對出口關稅政策變化的擔憂緩解以及超靈便型船供應改善。
中國(42萬噸)和東南亞地區在黃金周假期后的強勁補庫需求,加上有競爭力的價格,提振了預訂活動。然而,由于持續的運費波動和揮之不去的政策不確定性,市場情緒依然謹慎。
智利:出口環比下降24.3%
智利鐵礦石出口量環比下降24.3%,至32萬噸。下降歸因于托托拉利約港(20萬噸)和梅希約內斯港(13萬噸)的貨物供應減少和港口活動放緩。
盡管中國(23萬噸)和韓國(5萬噸)的買家仍保持參與,但由于近期需求疲軟和運費下降,他們的活動并不活躍。貿易商指出,雖然港口基礎設施保持穩定,但采購方面普遍缺乏緊迫性繼續拖累發貨量。
秘魯:出口環比飆升89.1%
秘魯鐵礦石出口從前幾周的低點大幅反彈,環比飆升89.1%,至39萬噸。這一復蘇得益于圣尼古拉斯港(34萬噸)和馬塔拉尼港(5萬噸)恢復裝貨。
秘魯所有的鐵礦石發貨都流向中國,共接收22萬噸。首鋼Hierro以34萬噸的出口量貢獻了秘魯的大部分出口。盡管增幅巨大,但貿易商強調,反彈主要受運營因素驅動,持續的出口勢頭將取決于更強的遠期需求。
干散貨鐵礦石海運市場
第41周,干散貨鐵礦石海運運費承受顯著壓力,全球關鍵航線的運費均跌至一個月低點。在太平洋地區,運力過剩、假期后貨物詢盤有限以及必和必拓與中國買家之間的僵局導致運費水平急劇下降。來自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出口商在爭取有競爭力的租約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許多人選擇推遲或完全取消預訂。
在大西洋地區,貿易仍然清淡,巴西至中國和南非至中國航線上報告的租約非常少。運費疲軟既是制約因素,也打擊了出口商的積極性:下跌的運費未能刺激有意義的現貨需求,反而加劇了市場的整體謹慎情緒。
市場展望
短期內,全球鐵礦石貿易預計將保持低迷,主要受疲軟的運費經濟、中國采購需求不振以及假期后運營調整的影響。如果運費情緒未能改善且必和必拓與CMRG的價格僵局持續,澳大利亞可能繼續面臨出口量壓力。除非大西洋盆地的租船活動復蘇,否則巴西的出口可能持續表現不佳。
只要超靈便型船供應保持高位且政策清晰度得以維持,印度的出口在短期內可能保持相對穩定。南非的出口軌跡將取決于基礎設施的穩定性,而加拿大和智利可能會經歷持續平靜的幾周。除非買家參與度提高,否則秘魯近期的復蘇可能難以持續。
總體而言,在航運市場承壓且需求復蘇缺乏即時催化劑的情況下,未來幾周全球鐵礦石出口勢頭很可能繼續保持區間震蕩。
(編譯: 鋼之家資訊部 請勿轉載 垂詢電話:+86 13062776961 )